专业亮化工程|楼体亮化工程|景观亮化|夜景亮化|楼顶发光字|户外亮化|户外照明设计|党建户外宣传栏|新疆叙品本色亮化照明

从城市照明看 边城沧桑巨变,城市旧貌绽新颜

发布时间:2019-12-06 11:51 作者:叙品本色LED显示屏亮化工程部编辑  

0


 
——新中国成立70年乌鲁木齐城市建设事业发展成就回顾
 
地处西北边陲的乌鲁木齐,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多民族地区以及社会变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几度“春秋”,几经沧桑,几多变化。解放前夕,一穷二白;解放后,百废待兴;“大生产”、“大跃进”促进了城市工业、基础设施的建设;50年代,借鉴、模仿内地城市规划建设经验和前苏联设计模式促进自我发展;1966-1976年间,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严重受阻;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特别是2009年以来,城市公用事业、市政设施逐步完善,城市交通、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建设日新月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生态建设再上新水平,城市功能明显提升。
 
经过70年的发展,乌鲁木齐的城市建设从最初一片空白、偿还历史欠账,解决城市生产和生活突出矛盾,几经调整定位转而向建设成为西部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和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迈进。历届市委、市政府集中有限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城市总体功能显著增强,乌鲁木齐城市建设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一、城乡规划日臻完善  城市架构拓展延伸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时,乌鲁木齐(当时主要指迪化旧城)虽然是新疆的首府,却是一个城市破败、经济落后的小城市。自1950年起,邀请专家指导、赴内地学习培训开启了绘制区划图、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序幕。城市总体规划几经修改,近、远期规划不断得以完善,198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实施,较为全面地规划了城市的居住、生活、产业、绿化、防灾等设施布局,城市用地规划采用了“集团式多中心”规划方法,提出了“集团区”概念,打破了行政界限。2000年,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为适应市域内大型能源交通设施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城市形态呈“T”型。2014年,首府城市建设已步入快车道,中心城区用地发展向北拓展,空间发展策略为“南控、北扩、西延、东进”。2017年,建成区面积发展的脚步迈向农村,保护和增加城市湿地纳入规划蓝图。
 
1985年、2000年、2014年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以及2017年修订版城市总体规划,经过四次调整和发展,乌鲁木齐建成区面积由1949年的9.5平方公里增加至2018年的458.36平方公里,增加了47.3倍,年均增长5.8%。年末总人口由1949年的10.77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222.26万人,增加了19.6倍,年均增长4.5%。高标准、高水平、大手笔地规划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现代化功能、国际化水平,更扩大了城市规模和容量,以充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基础设施强劲壮骨  路网骨架初具规模
 
70年来,乌鲁木齐从曾经一条马路到如今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道路桥梁发展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出行条件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市区只有中心区的东、西、南、北“四大街”,5条路铺有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道路长约4638米,其余道路大多为坎坷不平的砾石或砂土路,木桩、石墩木面结构的3座小桥连接着两岸,“无风三尺土、下雨满街泥”是当时真实的写照。1951年成立了乌鲁木齐筑路委员会,开始了城市道路的改造和建设。1953年,通往南疆的公路干线乌库公路建成通车,后被列为216国道。1960年,建成连结内地的国道321线星(星星峡)伊(伊犁)公路乌鲁木齐段,纵贯新疆东西,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沟通联系,对于繁荣乌鲁木齐乃至东北疆沿线重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58—1960年间,铺设部分道路沥青表层路面、整修巷道,修建火车南站人行隧道、车站广场、环形道路,新辟穿越市区的过境公路,城建总投资2486.27万元,筑路投资占城建总投资的48.1%。
 
道路是城市发展延伸的骨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乌鲁木齐道路建设进入了新阶段。1966-1976年间遭受严重破坏、失修失养的道路都进行了翻新和改造。1998年,第一条全长22公里的南北向快速路——河滩路通车。2000年,进行城市交通改善,投资近22亿元的外环路项目开工建设。2004年,第一条环形快速路——外环路通车,河滩路与外环路构成了乌鲁木齐最早的快速路网骨架。2009年以来,按照“三环十五射”路网骨架建设要求,一大批道路交通建设工程陆续建成通车,极大地提高了首府车辆通行能力。“田”字路高架、外环路、绕城高速、阿勒泰路高架、乌奎连接线等工程相继建成,改变了原来“南北不畅、东西拥挤、路网密度不均、道路功能混乱、通行能力较差”的局面,形成了现代化的城市路网格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
 
2018年,乌鲁木齐已建成了涵盖互通式立交、高架桥等在内的桥梁231座,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座小桥已不可同日而语;实有道路长度2304.06公里,道路面积3367.70万平方米,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分别增加了1439倍和1940倍;境内等级公路里程达290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70公里。3条国道、3条省道穿过市区与全疆、全国及周边国家相连,形成了连接内外、横贯南北的以高速公路、国省道为骨架、二级公路为依托的公路网络,为首府拓展空间、完善服务奠定了重要基础,有效地提升了城市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三、公用设施提档升级  城市功能效应倍增
 
新中国成立初期,市政公用设施简陋落后,失修失养情况严重,城市面貌长期未能摆脱混乱、落后状态。1950年起,市政工程建设、公用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至1966—1976期间,又遭到极大的干扰和破坏;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得以恢复发展;改革开放后,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供气、供热、供水、排水、污水、照明、垃圾处理等公用设施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城市供气普及化:70年来,乌鲁木齐的燃气供应经历了由单一的液化石油气到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和天然气三气并存的发展过程。自1974年液化气筹建起,单一依靠液化气经历了约20年的历程。2018年,液化气供气总量50797吨,是1975年的754倍,年均增长16.7%。2002年液化气供应达到约10万吨的最高值,以后年份呈现递减;人工煤气作为燃气供应的辅助方式,2003年最初供应量4亿立方米,2009年达最高值93.13亿立方米,之后锐减到每年供气量不足2万立方米;清洁又便捷的管道天然气取代液化气占据了主导地位的局面,形成了三种供气方式并存的格局。
 
1991年,管道天然气工程启动,1998年底建成输气管道,2000年后,广泛应用于居民生活、汽车、供热等领域,特别是实施“煤改气”工程以来,推动了燃气行业的快速扩张。天燃气供应总量从1998年的285.5万立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31.29亿立方米,用气户数从不足2万户增加到151.09万户,分别增长了1095倍和92.5倍,年均增速分别为41.9%和25.5%。
 
城市供热集中化:70年来,乌鲁木齐的供热经历了从火墙(火炉)取暖、单位自建锅炉、分散采暖到统筹规划、集中供热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乌鲁木齐逐步建设锅炉,采用暖气供暖的方式,但锅炉房分散,热效率差,引起煤资源浪费和污染环境问题。1978年起,在治理锅炉的同时,推行联片取暖,以减轻污染,节约能源。1983年起开始筹建集中供热,1984年投资2860万元始建第一个集中供热工程——幸福路集中供热站,供热事业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时期。2012年,历时6个月总投资121亿元的“煤改气”工程改造完工,用燃气替代了燃煤供热,天然气供热面积占总供热面积的比重增至76%。
 
2018年,集中供热面积达1.8亿平方米,较1985年的12.8万平方米增加了1400多倍,年均增长24.5%。集中供热已成为乌鲁木齐供热的主体,供热能力大幅增强。
 
城市供水保障化:70年来,乌鲁木齐供水从最初依靠井水、河水和少量泉水生活,到建自备水源、用上水质清洁的自来水,发展到建成引水工程。1958年,投资194万元兴建年供水总量12万吨的第一座水厂;1959年到1978年,20年间仅建成了两座小型水厂,日供水综合生产能力为8万立方米,然而城市人口已经较新中国成立初增加了10倍多,城市供水只能勉强维持。到1983年,又相继建成了第三、第四两座水厂,供水范围扩大到水磨沟和哈玛山地区。1989年至2004年,统筹安排,优先投资,开发新水源,建设新水厂,改造管网布局,先后建成了三处大型骨干水源工程,日供水综合生产能力增至110万立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增至160升,缓解了供水紧张状况。
 
供水总量从1958年的12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33694万吨,增加了2807倍;用水人口从不足2万人增加到284.67万人,增加了140多倍。2018年,乌鲁木齐自来水厂11个,日供水综合生产能力167.6万立方米,供水总量33694万立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87.79升,用水普及率100%。
 
排水能力增强化:70年来,城市排水经历了从随意泼洒、自行解决到有序排放、系统治理的过程,排水设施从极为简陋的石砌阴沟改善为铺设管网、兴建污水处理厂。1959年,在北京路建成了第一条管径500-600毫米的下水管道和四宫管道污水处理厂,结束了乌鲁木齐没有排水设施的历史。到1985年,形成了以乌鲁木齐河为界的河东、河西污水排放系统和自成体系的水磨沟至卡子湾、头屯河区(八一钢铁厂至头屯河)两个以工业废水为主的排放系统,排水管网建设初具规模,结束污水缺乏系统治理的落后历史。2004年,总投资1536万元完成西山片区主、次干道排水工程。“十一五”时期以来,乌鲁木齐成立了城市供排水指挥部,供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管网及配套设施、污泥综合处理处置及“智慧水务”等一系列城市建设均实现了统筹规划、有序推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市民生活创造良好的涉水环境。
 
乌鲁木齐排水管道长度从1962年的30.5公里增加到2018年的2256公里,增加了73倍。2018年,污水处理厂增加到11座、污水日处理能力92.5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98.7%;再生水日生产能力49.5万立方米。
 
城市照明美观化:70年来,城市照明已由原来单一的道路照明逐步发展成集景观照明和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美化照明,内涵和作用均得到了显著提升,成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路灯由新中国成立初的89盏单一的白炽灯发展到2018年的137.76千盏,增加了1547倍,灯型种类增加了几十种,照明设施的数量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2018年,安装路灯的道路长度2107.44公里,占实有道路长度的91.5%。
 
四、交通建设成就斐然  交通枢纽地位凸显
 
70年来,乌鲁木齐交通建设成就斐然,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和服务水平均有显著提升,居民出行方式逐步多样化。城市交通在经历大规模自行车交通、机动化水平快速提高、居民出行需求日益多样化的发展历程中,城市交通发展理念也逐渐清晰,绿色出行、公交优先的理念深入人心,确立了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理念。
 
城市路网互联互通:新中国成立初期,市内仅有1条公交线路,骑毛驴和六根棍马车是当时主要交通工具。轿马车、皮包车、三轮车、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都相继经历了从盛行到逐步被取代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要想富、先修路”的共识下,再次掀起公路基础建设高潮,公路主干道进入以一级公路和大型立交桥为标志的新阶段,公共交通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公交都市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大。自2011年起,累计筹措2000多亿元用于城市建设,“田”字路、BRT快速公交、兰新高铁及乌鲁木齐高铁新客站等重大工程相继建成,地铁、城际铁路、国际机场四期加快推进,快速交通系统初具规模,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日臻完善。2018年,乌鲁木齐完成公路旅客运量1083.06万人次,货运量19500万吨,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分别增长了154倍和1772倍,年均增速分别为7.7%和11.6%;公路客运周转量17.26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302亿吨公里,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分别增长了15倍和3751倍,年均增速分别为4.1%和12.9%。
 
城市公交便捷环保:2011年,BRT1号线破土动工,五年间陆续建成了9条BRT线路,市区部分路段设置了BRT专用车道、公交优先车道,形成了科学、合理、快速、便捷的公交系统,公交线网覆盖面得到不断增大。近年来,乌鲁木齐以“公交都市”创建为契机,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公交车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节能环保和更加舒适的车辆逐步充实到运营服务中,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互联网+公交”的模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市民出行的公交支付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便捷化,目前,乌鲁木齐电子支付、电子公交卡、手机二维码等公交乘车电子支付方式使用率达49.1%,公共交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2018年,乌鲁木齐公交运营线路211条,公交营运线路长度3503公里、分别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210倍、795倍;公路运输工具114.75万辆、城市公交车辆4382辆,平均每万人拥有公交汽车12.51辆,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分别增长了38万倍、1460倍和44倍。出租汽车从1976年出租汽车公司正式成立时的10辆增加到2018年的13133辆,年均增长18.6%。
 
2014年,南起三屯碑北至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全长27.6公里的轨道交通1号线开工建设,目前已全线通车,轨道交通不仅打通了由南向北的交通瓶颈,提升公共交通运力,为市民增添了一种安全、环保、便捷的出行方式,更让乌鲁木齐拥有了城市现代化的名片。
 
铁路枢纽地位凸现:1961年,兰州至盐湖、哈密的直达旅客快车开通;1962年12月2日,兰新铁路铺轨到乌鲁木齐站,将乌鲁木齐市与全国铁路网连在一起。2002年,改扩建工程竣工,铁路客货运量大幅度增加,乌鲁木齐火车站成为全疆铁路的总枢纽和亚欧大路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总投资25.77亿元的乌鲁木齐高铁新客站开工建设,2016年投入使用,开启了乌鲁木齐至兰州、乌鲁木齐至西宁高铁列车,结束了新疆没有高速铁路的历史,进一步提升了乌鲁木齐面向全疆乃至中、西亚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2018年,乌鲁木齐铁路完成旅客运量1612.5万人次、货运量3464.57万吨,较1963年分别增长17.1倍和15.5倍,年均增速分别为5.3%和5.1%;日均旅客发送量达4.42万人次。完成旅客周转量41.79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99.68亿吨公里,较1963年均增长13倍,年均增速均为5.0%。
 
民航发展突飞猛进:地窝堡机场始建于1939年,原为中苏民用航空机场;1971年,投资近8000万元对乌鲁木齐机场进行改扩建,至1983年全部结束,占地10000平方米的T1航站楼建成启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成为国家门户机场以及欧亚非航路的备降机场;1994年至2000年的六年间,投资约25亿元进行改扩建,4.5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及其他附属设施建成并启用;2007年至2009年,投资近28亿元进行机场三期改扩建,T3航站楼建成。2011年,乌鲁木齐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2016年,突破2000万人次,标志着乌鲁木齐机场迎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
 
目前,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已开通运营航线238条,国内开通197条,国际(地区)开通41条。与21个国家、33个国际(地区)城市、82个国内城市与乌鲁木齐通航,“疆内成网,东西成扇”的网络布局基本形成,构建形成辐射全疆、面向国内和中亚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2018年,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客运量、货运量分别为1181.43万人次和7.33万吨,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分别增长了4725倍和732倍,年均增速分别为13.2%和10.2%;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分别为308.42亿人公里和2.78亿吨公里,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分别增长了1.3万倍和1634倍,年均增速分别为14.9%和11.5%。
 
五、园林绿化日新月异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70年来,乌鲁木齐从缺树少绿到步步美景,城市绿化从单一绿化到绿化美化并重,城市面貌脱胎换骨,人居环境向宜居宜业迈进。新中国成立之初,市区园林绿化基础十分薄弱,城周荒山秃岭,街道树木稀少,市内仅有一座年久失管的公园。50年代开始,发动市民从市内人行道树的栽植和乌鲁木齐河两岸的绿化开始,开展大规模的全民植树造林。2000年以后,乌鲁木齐通过积极加快荒山、城区、庭院绿化,推进道路、公共和荒山绿化,实施中心城区“见缝插绿”工程,深入推进了以园林绿化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打造出了“林中有溪、园中有水、清水绕城”生态格局。1987年,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突破2000公顷,达2039.3公顷;2009年,突破10000公顷,达10601公顷。2018年,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增至17692公顷,公园面积增至1103公顷,分别较1957年增长了155倍和77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率及绿化覆盖率分别为12.7平方米、38.6%和41.9%。
 
70年来,乌鲁木齐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系统基本形成,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垃圾收运方式已由过去的敞开式收运基本转变为密闭式收运、由小型车辆直接收运转变为经转运站压缩后由大型车辆高效运输的模式,压缩式垃圾收运车得到普遍使用,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垃圾污水随处倾倒,街巷一片脏乱;城市垃圾清运采用马车走街串巷,挨门收集的方式,直到1952年之后,才成立了拥有18辆马车的清洁队,改变了环境卫生既无专管机构,也无专职工作人员的局面;之后,通过结合爱国卫生运动,积肥支农等活动的开展,垃圾清运方式也由一次收运改为二次转运,改善了城市垃圾处理方式,提高了城市垃圾处理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乌鲁木齐先后建成了6个垃圾场、坑道式大型垃圾转运站,陆续购置街道清扫车、清扫保洁车、装载机、自卸车,建立公共厕所,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环境卫生状况得到彻底改观。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五城同创”为契机,城市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市政道路和设施的科技管养水平再一次得到了提升。
 
2018年,乌鲁木齐建成生活垃圾转运站64座,公共厕所784座,机械化清扫作业率达到64.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97%。拥有环卫专用车辆4296辆、道路清扫保洁面积3367万平方米、生活垃圾清运量162.44万吨,分别较1964年增长171倍、16倍和3248倍。
 
六、组合出拳治理污染  幸福指数极大提升
 
70年来,城市环境经历了污染不严重、严重、治理、减排、打响蓝天保卫战等一系列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前,城区人口不多,工厂极少,环境污染尚不严重。50—60年代,大力发展钢铁、煤炭、石油、化工等工矿企业,但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对废气污水的处理重视不够,导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70年代末,环境和保护工作起步,对进行大气、水体和噪声开始进行管理,政府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通过推行锅炉改造和联片取暖,以减少污染和能源消耗。80年代,乌鲁木齐开始开展以治气为主,保护水源为重点,气、水并举等一系列环保措施,对城市环境实行综合整治。90年代开始,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进一步深入推进。
 
“十二五”时期,是乌鲁木齐环境治理力度最大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乌鲁木齐开始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加快重点区域和重点污染企业专项整治,推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全覆盖,落实区域联防联控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冬季大气污染问题。2012年,乌鲁木齐启动的“煤改气”工程,筹资121亿元对中心城区所有燃煤供热设施进行“煤改气”,这一工程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清洁能源置换行动,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1.29万蒸吨改造任务,改造规模和建设速度创造了全国清洁能源改造新典范。在全国尚属空前,这一工程的实施,也使乌鲁木齐成为了全国首个气化城市。2012年,乌鲁木齐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6%,创1995年有记录以来最好成绩,冬季首府再现蓝天白雪。
 
这一时期,乌鲁木齐还通过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重点工程减排、重点污染企业搬迁、关停城市周边小企业;扩大“煤改电”、“电采暖”面积、加大扬尘污染管控;运输车辆密闭改造、道路湿法保洁、整治砂场料场扬尘,关停取缔大型堆煤场;小企业整治、关停、搬迁;餐饮企业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关停小煤矿、砂场、搅拌站;机动车环保标志分类管理等一系列“蓝天行动”,让乌鲁木齐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市民的幸福指数有了极大提升。
 
2018年,乌鲁木齐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为91.7%;重点监管河湖、湖库水质优良比率达75%;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55天,空气质量达标率达69.9%。万元GDP能耗由2012年的1.77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8年的1.05吨标准煤/万元,万元GDP能耗大幅下降。首府因此荣获2014年住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同年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同时被评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创造了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建设园林城市的成功范例。
 
回眸新中国成立70来,乌鲁木齐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环境明显优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展望未来,我们又将踏上一段新的征程,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关怀下,乌鲁木齐将不断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继续加大对城市基础建设、居住条件改善、环境绿化、污染治理等众多民生领域的投资和建设改造力度。我们相信,乌鲁木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一定会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更为强大地动力。
 
 
 
新疆乌鲁木齐统计信息网
在线客服